螺杆空压机电机发生故障时应如何处理?
螺杆空压机电机是设备运行的核心动力源,故障处理需遵循“安全第一、准确排查、规范维修”原则,具体步骤如下:
一、紧急停机与安全隔离
立即停机切断电源
发现电机异常(如异响、冒烟、跳闸)时,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断开主电源开关(挂“禁止合闸”警示牌),确保电机完全断电。若电机冒烟,需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(禁止用水直接扑救,避免电机受潮损坏),待火情熄灭后再处理。
安全检查与环境隔离
检查电机表面温度(待冷却至常温),观察是否有焦糊味、接线端子烧蚀、外壳变形等现象;清理周围杂物,保持通风,避免维修时因空间狭窄导致触电或机械伤害。
二、故障类型诊断与排查
1.电机无法启动(电源正常但无反应)
排查方向:
电路故障:用万用表检测电源电压(380V三相偏差应≤5%)、接触器触点(是否粘连或氧化)、热继电器(是否因过载跳闸,复位按钮是否弹出)。
机械卡阻:手动盘动电机风扇(需断电操作),若无法转动,可能是空压机主机卡死(如转子抱轴)带动电机卡阻,或电机轴承损坏(伴随“咯噔”异响)。
绕组问题:用兆欧表检测电机绕组绝缘电阻(相间及对地绝缘应≥0.5MΩ),若绝缘为0,说明绕组短路或接地。
2.电机运行中异响或振动异常
排查方向:
轴承故障:听诊器贴近电机两端轴承座,若有“嗡嗡”高频噪音或“沙沙”摩擦声,可能是轴承缺油、磨损或滚珠碎裂,需拆解检查(记录轴承型号,如6312、30208)。
转子失衡:电机振动值超过0.08mm(用振动仪检测),可能是转子绕组松动、风扇叶片变形,或安装时电机与空压机联轴器同轴度偏差过大(允许偏差≤0.1mm)。
电源异常:三相电流不平衡(偏差超过10%)会导致电机运行噪音变大,需用钳形电流表检测各相电流,排查是否因缺相、接线松动导致。
3.电机过热(温度超过100℃或跳闸)
排查方向:
过载运行:查看空压机压力是否超过设定值(如额定8bar实际运行10bar),导致电机负载过大;检查进气阀是否卡阻(始终全开),使主机持续满负荷运行。
散热不良:清理电机散热风扇(是否积灰堵塞)、散热片(油污或灰尘覆盖会降低散热效率),检查冷却风扇转向是否正确(反转会导致散热失效)。
绕组短路:用摇表检测绕组相间电阻(正常应三相平衡,偏差≤5%),若某相电阻显著偏低,可能是绕组匝间短路(需拆解电机检测)。
三、针对性维修与部件更换
电路与控制部分修复
接线端子烧蚀:用细砂纸打磨触点,更换损坏的端子或接线柱,重新紧固(扭矩符合规范,如M6螺栓扭矩8-10N・m),确保接触良好。
接触器/继电器故障:更换同型号接触器(注意线圈电压匹配,如AC220V),安装时清洁底座,避免因触点接触不良导致二次跳闸。
机械部件维修
轴承更换:拆解电机端盖,取出转子后更换轴承(需用专用拉马拆卸,禁止敲击),新轴承加注高温润滑脂(如锂基脂,填充量为轴承腔的1/3-1/2),确保转动灵活无卡滞。
绕组重绕:若绕组烧毁,需由专业电工拆除旧绕组,按原参数(线径、匝数、接法)重绕,浸漆烘干后检测绝缘电阻(≥5MΩ),确保符合安全标准。
联轴器与同轴度调整
维修后重新安装电机时,用百分表校正电机与空压机主机的同轴度(径向偏差≤0.05mm,轴向偏差≤0.1mm),避免因错位导致电机运行振动加剧。
四、试机与运行监控
空载试机检查
接通电源后,点动电机(运行1-2秒立即停机),观察转向是否正确(与机身标注箭头一致),有无异响;确认无误后空载运行5-10分钟,检测三相电流(平衡偏差≤5%)、轴承温度(≤70℃)、振动值(≤0.06mm)。
带载运行与参数监控
逐步加载至额定压力(如8bar),持续运行30分钟,监控电机温升(温差≤40℃环境温度)、电流稳定性,用红外测温仪检测接线端子温度(≤60℃),确保无异常后投入正常使用。
五、预防措施与日常维护
定期清洁电机散热系统(每周清理风扇滤网,每月吹扫散热片);
每3个月检查轴承润滑脂(补充或更换)、接线端子紧固度;
安装电机综合保护器(监测过流、缺相、过载),设定合理保护参数(如过载保护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.2倍)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快速定位并修复多数电机故障(如轴承损坏、绕组短路、控制电路故障),关键是避免盲目拆解,必要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,确保电机性能恢复至出厂标准。